广告服务 设为首页 站点地图 用户登录
“明码标价”不能治本 药品降价为何难奏其功
来源:-    浏览:   更新时间:2005年11月26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凭借对医疗行业潜规则的娴熟运用,药企和医院可以轻易化解发改委的降价努力,药价高的老问题难以真正解决      9月28日的药品降价可能和近年来的多次药品降价一样,收效甚微。      2005年9月28日,国家发改委在医药企业的激烈反对声中宣布,从10月10日起,降低22种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平均降幅40%。这是自1998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第17次降低药价。      2005年11月,记者在药价监管较严的湖南省发现,此次降价之后,医药企业依然可以轻易利用政策漏洞,避过监管。更关键的是,单纯依靠物价局等监管部门,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      药企有对策      “现在企业都不容易。”2005年11月11日,湖南康源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郝雄对记者感叹道。      9月末,发改委宣布降价之后,郝雄的一些生意上的朋友就立即忙起来了。作为经历多次药品降价的老江湖,他们经验丰富。      有的老板调整了自己公司的营销分配方案;有的忙着将自己的产品乔装打扮(换包装、改剂型);更绝的是有一家公司将本应口服的药品改为注射用。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要避免降价带来的损失。      针对此次发改委的药品降价政策,医药企业们还另有高招利用政策漏洞。曾经做医药生意的湖南省政协委员王义高给记者道出其中的奥妙。      最常见的一种手法就是搭配销售,即把一种降价药品和另一种高价药品捆绑销售给医药公司或者医院。此种药品并不会超出发改委定的最高零售价,但与之捆绑的高价药品则不受限制,卖出高价,如此一上一下,就实现了平衡。      一些心急的企业,干脆就篡改生产日期。结果,短期内市场上会出现大批已经降价的药,但是这些药品的生产日期全部在降价之前,所以销售价格依然还要以老价格对待。      “企业没办法,不得不开始想歪招。”王义高无奈地对记者说。      与全国众多的医药企业一样,2004年,湖南的医药企业共投入了40亿巨资进行GMP(即药品生产质量规范)认证。这加剧了企业负担。      “加上固定资产折旧,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企业起码得6到7年才能收回所有投入。”湖南省经济委员会医药食品处一位工作人员说。      10月开始的药品降价使一些医药企业在巨大的成本压力下,选择了变通的手段。      “大企业可以亏本经营,但是小企业是撑不住的,尤其在GMP改造投入大笔钱之后。”湖南当地一位医药企业老总说。      湖南迪诺制药有限公司是此次药品降价的受影响者,该公司花了25万元好不容易在10月份拿到药品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的批号,但是刚到手,药品就降价。      当时该公司测算药的成本在1元,利润空间在2元。但此次降价后,每片药只能赚一毛钱。      降价后遗症      湖南省政协委员王义高认为,药品降价之后会造成两种结果——部分药价虚高、常用药品短缺。      从医药企业来说,它会选择生产新药,不断用高价药来冲击医院,而医院会选择用高价药、新药,甚至直接用替代药品。如此药品虚高自然会产生。      而一种药品在企业和医院都觉得无利可图的时候,大家会选择放弃,短缺不可避免。      高价处方,不可避免导致病人拿到药方不交钱“跑单”。据了解,长沙的一些大型医院为了防止病人“跑单”更想出了绝招:处方和交费全部微机化处理,病人只有在交了费用之后才能看到处方单。      事实上,经过降价,市场上的常用药是越来越少。据王义高介绍,现在全国已经有1400多种药品开始短缺。      湖南汉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毅鹏告诉记者,最关键的是这种降价对未来用药是一种透支。      2002年湖南某制药公司申请了二类新药帕珠沙星,但是当他们真正把此种药生产出来的时候,发现市场上药品已经以左氧氟沙星替代了,事实上,绝不需要这种替代。“这明显是对药品的极大浪费!”      监管薄弱      “你如果不违章,警察怎么会抓你?”湖南省物价局一位人士以此来比喻对药企利用政策漏洞的处理措施。      该人士从事药品价格审批五年多,他介绍,本来考虑本地企业停产会导致职工下岗问题,所以采取了保护医药企业的做法,但留给企业价格上的利润空间,“企业不是开发新产品,而是用此来贿赂医生”。      对外来的医药企业,物价局也不敢得罪。通常,外省进湘的药品在原产地给的市场调节价都非常高,以维生素C注射液为例,本来每支0.2元,但是后来在湖南省物价局备案的时候名称竟然变成“唯西”,要求以30元的价格备案。      “而往往这些药品进湘,其活动的资源也是非常厉害,物价局有时也是招架不住。”该人士说。      在这些因素的干扰下,对医药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管相当困难,同时,物价局还面临人手不足的问题。      目前,湖南省物价局管理药品价格审批备案的总共三个人,外加药品价格办公室两个审查进湘药品价格的工作人员。“药品价格不像水价电价那么好弄,即使专业人士,也要好几年的适应期。”湖南省物价局一位人士称。      记者从湖南省卫生厅了解到,目前卫生厅在药品价格方面也是配合物价局在做,而且主要在执行方面。      湖南省经济委员会医药食品处有关人士表示,2004年在湖南省政协组织的一次药品价格调查会议上,他们曾提议组织医药协会,由医药协会这个中介组织来承担初始工作——认证审查药品的价格形成,物价局最终来核定。      “行业协会应该发挥作用,它的职能就是应该从企业发展和企业自律上下功夫,但是协会并不配合物价局的工作。”湖南省物价局一位人士称。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朱长浩则指出,协会现在其实发挥不了作用,“权威不权威,关键是权力,以药养医不解决,国家医保不到位,大家都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但是谁都不愿意捅开。”      ■新闻链接:药价降17次收效不明显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药师周大会上,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官员表示,尽管价格主管部门陆续降低了一大批药品的零售价格,但当前社会各方面普遍关心的看病贵、药价高等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近年来,我国价格主管部门先后17次出台降价措施,降低了1100多种药品零售价格,降低总金额达到350多亿元。但实际收效并不明显。群众看病贵、药品价格高的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政府定价的部分药品价格没有降到位;实行市场调节价的药品价格上涨;医疗服务乱收费问题屡禁不止。      张望产经:人民需不需要“明码标价”      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现如今,“有病”就等于“没钱”。每当看着钱包比身体更快地虚弱下去,你就会感到,这药品如同李宗盛歌中的台北女生,有些高不可攀。      关于药价问题,早有不少高人出过主意,可我们还是觉得生不起病。其实出厂价并不高,奈何中间环节太多,谁都要雁过拔毛,捞点好处,价格自然越堆越高。“药虫”(学名销售代表)与医生勾结日益紧密,愈发助涨。好多药批发价跟零售价比,仅在40%以下,甚至有些品种的批发价仅为零售价的20%-10%。这中间的巨大差价,全进了个人腰包,只不过改了名字,叫回扣、医院开发费、医生处方费什么的。      发改委坐不住了,酝酿开出新药方,要求药企在药品包装盒上标示出厂价和零售价,使药价透明。业内一片大哗。药厂先跳了起来,出厂价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在市场经济下供应价早已取代出厂价。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供应价是灵活多变的,这个价格哪能在包装盒上统一标明?医药行业协会也传来反对声音,即使标了药价,药价怎么定的还是不透明,消费者还是会吃亏。再说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应该属于商业机密,凭什么公之于众?      实际上,药品“明码标价”肯定是件好事,毕竟减少了医药产业的信息不对称。反对者说了半天,如何“不现实”,如何“不可行”,“明码标价”对医药产业有什么坏处,谁也说不上来。说穿了,有人反对,只能说明改革确实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      但只依靠“明码标价”这一帖药,真的就能药到病除?恐怕很不容易。想想吧,印在药瓶上的价格由谁来定呢?如何来定?这也应该透明吧,否则信息将继续不对称。还有,“明码标价”后,这个价格是否有约束作用?如果标价只是给消费者作个参考,到底卖多少钱还是由医院说了算,那么效果又有多大?吃药不是吃糖,时间就是生命,病急的时候,再贵也得先买了再说。      发改委已经做了能做的事,更多的事并不是其一家可以掌控的。中国医药产业问题很复杂,药价虚高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医院系统以药养医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要解决根本问题,有待于医疗、医药流通、医保等多方面改革的同步进行。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药械-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