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很多医院管理者和医师已经逐步认识到药师在为患者提供合理用药服务方面的作用,邀请药师参加查房、会诊和病例讨论的情况逐渐增多,对药师进入临床的态度也有转变。因此,药师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必须要有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医、药、护团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很多药师由于对药学知识的掌握和积累欠缺,感觉工作无从下手,也不知道如何开展药学服务。本文总结了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工作的经验和体会,提出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的几个切入点,以供参考。
药品名称 药师应具备识别药品名称的能力(包括国际非专有名称、商品名和别名等),无论是处方审查、门诊咨询、查阅文献,还是解答医务人员的咨询,药师应能快速给予准确的答复。当然,药师不可能记住所有的药品名称,因此应常备相应的工具书,如《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当代药品商品名与别名辞典》(1~3版)等,解决问题就会得心应手。
药动学参数 临床药师应熟练掌握药物的药动学参数,以确定给药剂量及给药间隔是否合适。除了正常人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外,药师还应积累和收集特殊人群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变化情况,从而在药学服务时提出针对性的给药方案。如对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药师应熟悉药物的体内处置过程,清楚药物选用和剂量调整。同时,药师应知道哪些药物可引起肝、肾功能损害,提醒医师加强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药物安全性 药师应熟练掌握临床常用药物的安全性,特别是对那些治疗窗窄、治疗量和中毒量接近的药物,应及时提醒医生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帮助医生分析血药浓度过高或过低的原因,调整个体化给药方案。那种只出结果,不做分析,不提供建议,不进行患者教育的治疗药物监测(TDM)与简单的检验报告一样毫无附加值,药师的价值也就无从体现。
给药方案 药师应熟练掌握常用药物的最佳给药途径及服用(使用)时间,无论是窗口服务还是患者床旁教育,这些知识都非常必要。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口服药物手册》收集了国内常用口服药品编撰而成,每一种药物都指出了最佳的服用时间、方式及注意事项,并说明理由,可作为案头参考资料。
不良反应 药师应了解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及罕见不良反应,应知道如何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后如何处理。这些知识的掌握需要平时经常性学习,及时跟踪国内外的信息,并进行归纳和总结。特别强调的是,药师应加强预防和处理不良反应方法的学习和训练,从而给临床和患者提供更高价值的服务。
相互作用 当审查处方或医嘱,发现2种或2种以上药物联用时,药师应具备识别这些药物是否有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的意义及如何处理的能力,头脑中应养成思考这些问题的习惯。针对问题购置相应的书籍和软件,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那些绝对的配伍禁忌(包括体内和体外)更应熟记于心。并且,药师在窗口服务、用药咨询时,不能只对处方上的药品进行指导,应尽可能地询问患者是否患有其他疾病,是否在服用其他药物,以免重复用药或产生不良相互作用。
剂型使用 药师应掌握药物不同剂型的特点及不同剂型药物的正确服法(口服)或用法(外用)。如随着新的药物剂型越来越多,机理也多样化,并非所有的缓控释制剂都不能掰开服用。还有如何正确使用气雾剂(喷雾剂)、栓剂、滴眼剂等,这些知识不仅患者需要,许多医务人员也常常一知半解,作为药师应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药物过量 药物过量后的处理是医生经常面临的棘手问题,特别是一些罕见药物的过量处理,常常会请求药师会诊和参加讨论。对于这类问题,要充分准备,要做有心人,随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分门别类加以保管。药师快速、科学、准确的意见一定会让医生对药师的信任度和依赖度增加。
停药时间 药师应了解各种疾病药物治疗所需要的时间,即治疗疗程,也可以说是最佳停药时间,并提醒患者。有些药物需要终身服用,如降血压药、降血糖药等;有些药物需缓慢停用,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等;有些药物只需服用3天~5天,如感冒治疗药物、其他一些非处方药。另外,有些药物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监测特定指标,如服用调血脂药物的患者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这些知识,有些非专科的医生不清楚,患者知道的就更少了,药师可发挥很好的作用。
总之,药师有药师的优势和强项,药师只有找准切入点,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不断总结、乐于奉献,才能发展、突显自己的强项,才能与医生、护士优势互补,提供高附加值的药学服务,从而提升药师的行业价值和社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