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服务 设为首页 站点地图 用户登录
甘南藏族外科主任王万青:感动中国的“草原曼巴”
来源:-    浏览:932   更新时间:2011年03月18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只身打马赴草原,他一路向西千里万里,不再回头。风雪行医路,情系汉藏缘。四十载似水流年,磨不去他理想的忠诚。春风今又绿草原,门巴的故事还会有更年轻的版本。”2月14日,在中央电视台2010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上,组委会授予了“草原曼巴”(藏语,意为医生)王万青如此纯净而又美丽的颁奖词。

王万青,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人民医院原外科主任医师,也是本年度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典型人物。草原43年的坚守,王万青用对医学的执着、对人生价值的坚持,书写了一段与藏族同胞水乳交融的感人故事,从草原到黄浦江畔一直流传着……

在王万青的眼里,能够上央视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尽管先前已经知道自己获得了一些荣誉,但当他真正得知自己获央视如此评价时,仍惊讶不已。“我只是一个退了休的普通医生,没想到国家还会记得我,还会给我殊荣。”王万青动情地说。  

“草原给了我人生意义”  

坚守在草原43年,尽管生活很艰苦,但却很快乐。  

1968年,24岁的王万青从当时的全国5所重点医学院校之一——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作为上世纪60年代土生土长的上海大学生,本来他也可以和很多同学一样,或选择出国,或继续深造,或留在繁华的大上海,但他不顾旁人的眼光,毅然选择了祖国最贫苦的地方之一甘肃,甘肃最贫困的玛曲县,一干就是43年。

在联系王万青做本次采访时,甘肃省卫生厅宣传处的工作人员告知本报记者:“你要有心理准备,王教授那里比较偏,你未必能联系上。”结果正如其所说,前后联系了3天,拨打了十几通电话,才联系上了王万青,而且电话信号还不是十分的好。然而就在这样一个到现在为止经济还比较落后的地方,王万青却深深地扎根下来了:在玛曲,王万青不仅因为医学和藏族同胞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还结识了现在的妻子,并生育了3个儿女。受父亲的影响,王万青的儿女都在草原扎了根,大儿子还继承了父亲的职业。

“城市的物质生活很丰富,但草原却给了我人生意义。”在玛曲的40多年,王万青曾几个月骑马走遍玛曲全乡,独立完成全乡布病普查任务,为阿万仓草原上3000多人建立了门诊病历,使全乡90%的牧民有了自己的健康档案;他曾趴在牛粪堆上为大出血休克产妇施胎盘剥离术;在牧民帐篷中,在手电筒的微弱光线下,他曾经救活了一个被牛角挑破肚皮、肠管外露的藏族孩子;他曾经在最简陋的手术条件下进行了甘南州有史以来第一例开颅手术……在草原的43年,王万青的足迹遍布了每一个牧民的帐篷,流下了一段段牧民争相传颂的佳话。

现年67岁的王万青,已经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8年了,当时由于身体原因,不得不提前1年退休,每提及此,他总觉得很无奈,心有余而力不足。

退休后的王万青,时间主要是放在三方面:一是读书,二是看病,三是画画。

除了先前从上海带来的以及工作期间买的许多书,退休后王万青还买了很多书。退休对于王万青来说,反而成为了他专心钻研的好机会。也许是由于“职业病”,他看书总是带着问题甚至是挑剔的眼光,他觉得介绍现代医学成果的书不多,有的书还相互矛盾,适合基层医生看的书太少。也许是对医学爱得深沉,王万青总是感叹现在医学发展太慢,一些以前在读书时的不治之症到现在还是不治之症。

尽管退了休,每天依然还会有病人上门来找王万青看病,其中有家庭环境比较困难的,也有久治不愈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而来的。对于找上门来的病人,王万青都非常热情地为他们医治,遇到条件不允许看不了的病,王万青还会积极为病人联系县上的医院或者是兰州省城的大医院

回想起在玛曲的40多年,王万青说,尽管生活很艰苦,但却很快乐。在王万青看来,草原已经成为了他的第二故乡,也会是他的归宿之地。  

藏医学成了他的小小遗憾  

 坚持50年、100年,民族医药一定能大放异彩。  

甘肃,作为藏医药大省,有着天然的藏药资源优势,其中又以甘南州的藏医药最为正统,发展最好。经过多年的积极努力,甘南州目前已形成资源基地、藏医医疗、藏医学教育、藏医药研究、藏药生产及营销等多位一体的藏医药发展体系。但受自然、经济等条件的制约,藏医药很多有效的验方并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并不能很好地发挥“简、便、廉、验”的特色。

在来玛曲之前,王万青不仅出色地完成了西医的课程,还系统地学习了中医。来到阿万仓草原后,王万青发现,藏医药在治疗某些疑难杂症时疗效很明显,于是也开始钻研藏医药。在玛曲县人民医院工作期间,他曾在省级、国家核心刊物上发表过两篇关于藏医药的论文,但很无奈,由于条件不允许,后来被迫中断了学习。“藏医药的研究和推广是一项牵涉很广的系统性工程,一个人很难继续下去。”对于藏医药“浅尝辄止”的学习,让他深感惋惜。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同时,玛曲所在的甘南州为促进藏医药的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充分发挥中(藏)医药特色优势,在各级医疗机构中设置中(藏)医科、中(藏)药房,合理配备中(藏)医药人员和中(藏)医设施,加快州、县藏医院的标准化建设步伐。

王万青说:“这是藏医药发展的最好时机,但(人们)又在错过时机。”他认为,藏医药不应该仅以专科医院的形式存在,在一些综合性医院也应该开展藏医科;而且现在的民族医院普遍都有一个通病,就是离不开西医,用药相当比重还是西药,民族医缺乏自信。虽然目前藏医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藏医药在理论、实践和药品上很大部分仍然很古老,应该改良。

王万青认为,民族医药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重视,政策的扶持,更离不开基层医生的使用和推广。在其任玛曲县人民医院院长时,他曾经要求所有的医生都要用中药,遇到疑难的病症时,他会召集医院的藏、中、西医生一起来讨论,当时医院80%~90%的处方都是中(藏)药。实践证明,藏、中、西3种医学既应该独立发展,更应该联合发展。在实践中学习和研究,不仅可以整体提高医疗水平,也是推动藏医药发展的最好办法。

虽然王万青自身对藏医药涉足不深,但对于藏医药的未来,他依然充满了信心:如果能设立课题,纵深发展,坚持50年、100年,民族医药一定能大放异彩。  

 希望纯净而专心地行医  

愿基层医生的生存状况能更好一点,可以很纯净又很开心地行医,不再愁生计问题。  

王万青把行医当成了他的终生行当。在采访过程中,每提及他的职业时,记者都能感受到其强烈的自豪感,在王万青看来,医生是一份神圣的工作。“在阿万仓行医的过程中,我很享受那种被需要的感觉。”上世纪玛曲草原缺医少药,的确很需要大夫,在玛曲王万青收获了很多感谢,但被感谢得太多有时反而觉得难受。

在玛曲草原,小南美被救的故事广泛流传。当时乡卫生院接收了一名被牛角顶穿了肚子,外露肠管的牧童南美,必须立刻做手术,而乡卫生院根本不具备做手术的条件,但如果转院救治,必须翻一座山、过七道河,如此折腾,孩子性命难保。

征得家长和乡里领导的同意后,王万青把两张办公桌拼在一起,当作手术台。一个电灯泡加上一把手电筒,充当了“无影灯”。实施麻醉后,王万青冒着很大的风险,为南美切除了坏死的肠管,然后缝合伤口。10多天以后,南美开始进食了。

虽然南美被救,但王万青至今不认同那种在万不得已情况下的冒险做法,想起当时的医疗设备、环境他仍然心有余悸:两间土房和一个血压计就是他所有的医疗条件。

虽然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牧区的就医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王万青觉得这还远远不够。

在去年甘肃省卫生调研组对民族地区的实地调研报告中可以看到这样的总结:“我省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历史债务比较多,特别是由于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成本高、资金缺口大等因素的影响,乡镇卫生院大多负债运行”;“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因取消药品加成,造成乡镇卫生院收入锐减,改变了医院自主创收和奖金分配的旧体制,医务人员收入减少,自身利益受到较大触动,医改和工作的积极性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出现医务人员不愿接诊的现象”。

在王万青的字典中,医生应该是和纯净、高尚这样的词语联系起来,做了医生就不应该讲金钱。对于“医务人员不愿接诊”的现象,王万青不认同,但也觉得很无奈。当地的不少大夫曾向他反映,当大夫很苦,工资水平甚至没有沿海地区同行的一半。王万青希望,基层医生的生存状况能更好一点,可以很纯净又很开心地行医,不再愁生计问题。

当记者问及他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时,他回答:“身体原因,被迫提前退休。”“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希望草原的孩子们都身体健康,医生可以专心地研究医学;也希望救助南美时的情形不再出现,因为那说明当地居民的就医条件仍然不完善。”

城市的物质生活很丰富,但草原却给了我人生意义。

在阿万仓行医的过程中,我很享受那种被需要的感觉。

这是藏医药发展的最好时机,但(人们)又在错过时机。

希望医生可以专心地研究医学,也希望救助南美时的情形不再出现。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药械-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