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服务 设为首页 站点地图 用户登录
中药出口的两大亮点一大隐患
来源:-    浏览:   更新时间:2006年02月24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据海关统计,至2005年11月底,我国中药出口总额已达到7.34亿美元,超过了2004年全年出口7.12亿美元的规模,同比增长15.06%。2005年全年中药出口超过8亿美元已成定局,由于冬虫夏草的出口未能统计在海关数据中,2005年中药实际出口突破了10亿美元。   中药出口跑赢“大盘”   据统计,中药材出口3.38亿美元,同比增长7.76%,占中药出口总额的46.05%,比2004年同期下降了3个百分点,这说明中药产品出口结构有继续向深加工方向发展。中成药出口1.3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7.71%,占中药出口总额的18.26%。提取物出口继续强势增长,总额达2.26亿美元,同比增长31.07%,占中药出口总额的35.69%,比2004年同期的31.35%提高了4个百分点。   而在出口价格上,也呈继续增长的态势。1月~11月中药出口总量的增速低于出口总额增速近3个百分点;2005年平均每吨出口价格为2802美元,比2004年同期2726美元增加了80美元。   对主要市场的出口均有增长。对亚洲出口4.9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67.03%,同比增长14.97%。对欧洲出口1.09亿美元,同比增长23.76%。对北美洲出口0.96亿美元,同比增长5.06%。对非洲和对拉丁美洲的出口也有较大增长,对拉丁美洲出口0.155亿美元,增长33.85%,对非洲出口0.121亿美元,增长25.52%。中国香港、日本、美国、韩国、德国、越南、中国台湾、新加坡、印度、法国十地名列中药出口排行榜前10,其中对中国台湾地区和对法国的出口增长均超过了60%。   新秀兴起,出口格局有所变化   在中药材出口方面,传统的外贸公司经营陷入困境。曾经的中药材出口“大哥大”公司正面临着国内同行竞争的巨大压力,如美康中药材出口总量增长了12.48%,但总额却下降了0.05%,平均价格下降了11.14%。受越南中药市场增长的拉动,处于广西中越边境的宁明县边境小额贸易公司出口全面增长,数量增长40.39%,金额增长40.96%,出口总额接近美康中药材的两倍,已连续3年稳居中药出口总额的第一名。   在中成药出口方面,北京同仁堂在保持了5 年的20%高速增长后,2005年进入盘整期,出口与2004年同期持平。北京同仁堂科技公司主管外经贸的丁永玲副总经理认为,同仁堂仍在以老品种打天下,如在今后不能研发新的品种进入国际市场,要想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将十分困难。   在推动中药进入国际市场方面,天津天士力连续几年花大量时间研究国际市场以及主要国家的药品管理,研究适应国际市场的营销模式,他们的艰难探索带来的收获就是其产品——丹参滴丸已成功在俄罗斯和越南通过了药品的注册。2005年天士力的出口已稳进中成药出口10强之列。   提取物的出口竞争仍然十分惨烈,我们作为原料供应商所处的被动地位一直未有改观。产品的差异性不大,研发力量不强,单纯依靠经营规模取胜的公司在2005年遭遇极大的困难,宁波绿之健、四川协力、湖南九汇等出口下降。   标准之争成中药出口的一大隐患   2005年,中药的国际标准之战也在悄悄地展开。中韩、中日之间的中药安全性标准之争已进入到台前。   韩国80%左右的药材依赖于从我国进口,很多的韩国商人到我国的安国等药市甚至直接到产地进行药材收购和加工。2005年,韩国食品安全卫生厅在考虑两国产业界的意见后,又发布了药材中的重金属与农药残留新标准,新的标准将在2006年上半年正式实施,这势必将对两国间的中药材贸易造成重大影响。   在日本,有关中药材的重金属与农残新标准由日本生药制药协会首先主动提出并实施。日本的新标准将原先人参等3个中药材的有关标准推广到14个中药材品种,并影响到含有这14个中药材的300多个中成药对日本的出口。新标准势必会影响到今后中药对日本的出口。国际上中药的标准之战已给我国的中药产业和中药出口带来严重的挑战。   总体而言,国际市场对中医药的需求呈上升态势,一些新兴市场开始带动出口增长。2006年,我国中药出口仍将有较大的增长,并将在今后的若干年内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增长态势。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药械-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