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服务 设为首页 站点地图 用户登录
政府主导不是政府全包 公立医院改革需长时间探索
来源:-    浏览:615   更新时间:2011年01月05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去年起,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全面启动。不少人觉得,通过公立医院改革,政府给政策、有投入,大幅度提高了医疗保障水平,按理“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应该有所缓解。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似乎并没有那么乐观。
 
    谈及个中原因,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吴明表示,这一方面是因为几十年累积的问题不可能一朝一夕改变,另一方面,客观上也存在着一定难度。
 
    在她看来,难度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并非有了投入,马上就有效果。必须建立起政府资金投入的激励机制,明确资金投入的目的、用途和各方的责任,引导公立医院有效使用资金、改变激励机制。如果公立医院目前的机制没有改变,仅增加投入不一定产生预期的效果。
 
    二是公立医院改革不是卫生部门一个部门的事。它不仅涉及到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等多个系统,也涉及到财政、卫生、药监等多个政府部门。只有各方形成合力,才能有效推进。“在相关改革不同步,或相关配套政策不到位的情况下,步子迈得太快,有可能会出现新的问题。”吴明表示。
 
    三是公立医院改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也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模仿,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探索。
 
    作为一名业内专家,公立医院改革方案出台前曾征求过吴明的意见。她指出,在处理政府和医院的关系上,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她分析说,在公立医院的管理上,存在着多头办、多头管。公立医院管理职权分散在多个部门,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及合作,严重影响到对公立医院的管理效果;在具体管理职责的行使上,政府、医院之间的责任和权力呈扭曲状态。
 
    “按道理说,政府作为出资人,应该参与公立医院发展、资源配置和利润使用等重大决策以及对资产的监管。可目前看到的是,政府在对医院发展、资源配置和利润使用等重大决策以及资产监管等方面基本处于放任状态,但却对医院的经营频加干涉。”她认为,为了改变目前的状态,一是要建立各部门间有效的协调和合作机制;二是明确政府和医院管理者之间的责任和权力。
 
    公立医院改革中另一个待解的难题是“医院自身改革动力”。
 
    吴明对公立医院和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对比,指出“二者的原因不同”。“当时部分国企面临经营不善,是不得不改。目前相当比例的公立医院并非日子过得不好,而且改革很可能会影响到部分公立医院的经济利益。因而靠公立医院自身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动力不足。”吴明分析说。
 
    她认为,公立医院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并不等于政府全包,而是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引导、激励和推动公立医院主动改革,最终为老百姓提供满足改善健康需要的适宜和优质的服务。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药械-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