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仅43万人口的新昌县城,拥有六家上市企业,其中三家是医药龙头企业。进入新年,新昌医药行业的“另类态势”再次吸引着外界关注的目光。
“这个群体一直表现不俗,他们的生存和发展是值得探究的。”拿着手中的统计报表,新昌经贸局副局长任杏荣告诉记者。
2010年1~11月,新昌规模以上医药企业销售收入79.71亿元,同比增长12.7%,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的23.4%;利税25.98亿元,同比增长6.68%,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的45.72%。
数字背后,是医药产业主配角共同出演的一台好戏。
产品升级:从一棵大树到一片风景
2009年底,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入选第三批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成为全国58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之一。这也是我市首个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
据新昌县外经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申报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园区主打的内容是“维生素及其衍生物”特色产业,主要推出了“新和成”、新昌制药厂这两家在国际上都处于龙头地位的医药企业。
“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的批准,将有利于增强区内优势产业集群专业化发展能力和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研究开发,提升外贸综合竞争力。”
新昌医药产业的发展壮大,维生素这棵大树功不可没。有资料显示,“新和成”和新昌制药厂的维生素E产量占全球的40%,维生素A占全球的30%,维生素H占全球的80%。
从合成维生素E到天然维生素E,再到比黄金还贵的维生素H(生物素),维生素A、K、D3等10多种维生素系列产品,新昌制药厂的维生素系列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的67.5%,为该厂贡献60%以上的利润。“新和成”同样开发了几十个维生素系列上百个品种。在这一领域里,新昌这两家企业与维生素生产国际巨头“巴斯夫”、“帝斯曼”平分秋色。
到目前,新昌规模以上医药企业达51家。这两家企业去年1~11月实现销售额59.09亿元,同比增长9.86%,占全县规模以上医药企业的74.1%。
新昌医药行业发展迅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该产业集群以“新和成”、新昌制药厂为主架,注重维生素产业的横向和纵向发展,同时带动了基地后续添加剂、兽药、饲料预混料、药品等企业,涌现出浙江新维普添加剂有限公司、“京新药业”、“得恩德制药”等企业。
医药企业大显身手,纷纷书写各自的得意之作,进行产业升级和产品延伸。如“新和成”依托现有的维生素及类胡萝卜素基础产业的同时,实现添加剂产品的系列化,2008年在山东潍坊投资7亿元,建造规模达1000亩的香精香料基地,2009年正式投产,去年销售额达3亿元。
新昌制药厂在保健品、化妆品领域同样有上佳表现。从2009开始,该厂涉足化妆品领域,为“联合利华”、“欧莱雅”、“尼维雅”、“强生”等生产厂家提供维E原料,保健品、化妆品的产业延伸,已占到该厂销售的25%以上。目前,该厂还进行原创性药物的开发研究,开发出新型抗癌药——甲磺酸普喹替尼(xc302)。这是通过从中药中分离出来的有效成分,再采用新工艺合成目标分子,已于2007年批准临床。另外两个创新药申请临床。
全国最大的喹诺酮类原料药生产企业“京新药业”,除“京必舒新”制剂外,在重点研发和生产心脑血管药和抗肿瘤新药主导产品方面也取得重大成果,目前抗肿瘤中成药牛膝多糖项目已动工建设。不用多久,这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级新药将推向市场。
创新平台:从上到下的一场绿色革命
新昌县委书记温暖经常说,新昌山区面积大,资源匮乏,发展的唯一依托就是科技创新,
唯一出路也是科技创新。为此,县委、县政府对于企业科技创新、研发投入和招揽人才举措都给予了不遗余力的支持,出台了《关于推进创业创新加快产业升级转型的若干意见》等近10项政策文件,并将扶持、支持的重点向生物医药技术及产业倾斜。在涉及技改领域,新昌县财政贴息力度达3%至6%之间,其最高额度已超过银行基准利率。
“政府组织的每一次科技对接活动,我们都能找到心仪的项目。”新昌制药厂有关负责人说。
围绕全县优势特色产业,新昌积极创建区域科技公共服务体系,为企业和科技人才提供科研、培训和创业服务。建立科技创业中心,构筑一个又一个产学研合作平台,开展一系列大规模、高层次的科技合作对接活动,为医药企业打开了一道科技大门。
各类政策的助推和服务举措,使新昌的医药企业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最活跃因子”。新昌制药厂和“新和成”的研发机构为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都拥有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研发投入一直超过年销售额的3%。去年1~11月,医药行业新产品产值48.40亿元,同比增长12.13%。
“新和成”通过与浙江大学近20年的战略合作,在维生素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和技术突破,10多项技术被列入国家、省重点科研项目。产学研合作也进一步加快了科研成果的转化速度,例如维生素A的开发,从实验到中试,再到工业化生产,“新和成”仅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这一速度在业界也是罕见的。
医药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整治也收到了预期效果。为了一场绿色革命,从上到下体现了“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
新昌的环境污染,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指向直接对准一些医药企业。1998年后,其水质连年劣于V类。2002年10月,新昌江流域新昌嵊州段被列为11个省级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之一。
近几年来,新昌以“811”污染整治行动为契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禁止新建重污染项目,控制污染项目,引导和支持医药化工企业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搬迁和关闭了一大批小化工企业。粗略统计,外迁化工企业近30家,关停10多家,因企业关停外迁每年减少财政收入在1.5亿元以上。同时政府投入6.6亿元,帮助“新和成”、“京新药业”等上市企业实施原料药厂区整体搬迁工程。如今医药行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化工类比重已降至5%左右。
“在优化发展医药原料药的同时,向生物医药、新型制剂和医药总部经济产业发展,重点培育和支持基因工程药物、生物疫苗、诊断试剂三大领域的新产品研究和产业化。到‘十二五’期末,生物医药初具规模,成为浙江乃至全国重要的新型医药产业基地。”新昌县有关领导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