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服务 设为首页 站点地图 用户登录
微生物药企:从细节入手提高核心竞争力
来源:-    浏览:747   更新时间:2010年04月28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半个世纪以来,微生物转化在药物研制中的一系列突破性的应用给医药工业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制药企业的发酵型产品也从以前单一的抗生素(青霉素、红霉素等)向多元化发展(如氨基酸、核苷酸、甾体激素等),广泛应用于治疗癌症、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微生物制药在全球制药产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据统计,目前全球使用的抗癌药物中有50%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微生物。无疑,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具备核心竞争力,企业才能赢得先机。基于我国微生物制药发展现状,企业应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核心竞争力:

    一、注重全面调研,认准潜力品种。

    企业要想在技术竞争中脱颖而出,选择高品质的产品至关重要。许多企业在开发新品种之前仅凭销售人员的反馈信息,没有经过全面的市场调研,这种做法是片面的。微生物发酵企业对新品种的引进尤其要慎重,新菌种开发前期工作量大、过程复杂,一旦准备投入生产,对车间与设备都需要进行改造,增加企业投入。因此,负责新品种开发的人员要密切关注相关领域动态,对目标产品从生产工艺、市场前景、临床应用等多方面开展深入调研,选择市场潜力大、附加值高的产品作为开发对象,使企业在技术上的所有投入都能有效地转化为利润,增强竞争力。

    二、强调技术力量,提高发酵水平。

    微生物发酵技术的核心内容为优良的菌种以及与菌种相匹配的生产工艺。

    菌种选育是获得新菌种的有效手段。菌种选育的目的是提高发酵水平、改善组分、降低生产成本。当前,菌种选育工作的主要特点是大通量和理性化筛选。

    提高选育效率的环节,一是培养菌株数的大通量,可以采用大量的斜面直接培养各单菌落或采用打块、96孔板培养法,在同一实验条件下扩大培养对象,获得尽可能多的有遗传差异的菌株;二是筛选目标的理性化,理性化筛选是应用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的原理,根据已知或可能的目的产物生物合成途径的调控机制和产物的分子结构,设计筛选方法,定向选出有效的性状突变株,通过特定模型的过筛选择,增加目标菌株的获得几率;三是选择大通量的过筛检测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四是要保证工作时间的连续化,根据程序和微生物生长周期及时进行工作时间调整,不能因为休息而影响工作连续性。

    菌种选育工作除了繁重、机械、重复性强等特点外,更需要创新,因此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相对较高,要求具有较扎实的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的理论和相关知识,具有较熟练的微生物学工作的实验操作能力,较好地掌握和应用生物合成调控理论以及仪器设备等知识,而且能够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认真观察,记录,整理分析试验结果,随时了解和掌握该品种及相关品种的研发动态,尤其是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的报道。

    工艺的优化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根据新阶段、新菌种的特性,调整配方,改变工艺参数,不同的菌种由于其生理、生化特性的不同,对生产工艺的要求也有区别,只有合适的工艺才能将菌种潜能发挥出来,而最佳生产工艺的摸索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二是根据市场的变化努力寻找原材料替代品,在确保生产水平的基础上,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利润。


三是重视中试环节,做好实验室与车间大生产在工艺上的衔接工作,提高产业化水平。因为,微生物制药的上游工作一般是在容积只有几百毫升的容器中进行的,与几十吨的发酵罐作业虽然有其关联性但偏差也很大。因此,要将上游的菌种和工艺推向生产,中试环节非常关键。

    三、重视产品质量,强化GMP管理。

    严格按照GMP规范生产,才能有效地保障和提高产品质量,这也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条件。对微生物制药企业来说,一是要加强生产工艺变更与产物特性的跟踪工作。随着菌种的改良,要想获得稳定且比较高的生产水平,就需要不断进行设备改造、培养基改进以及其他工艺条件的改善。有关产物特性的跟踪检测工作要随着有关工艺变更严格按照GMP要求开展,不能盲目追求高效价,任何一个参数的改变都要与产品质量联系起来,都要有据可查。二是在菌种的处理和保藏环节方面,要详细系统记录每个菌种的谱系形成过程,以反映不同菌种相应的遗传特性,为开展后面的工作提供依据。菌种特性在超出一定范围后对温湿度变化比较敏感,记录不同的菌种保藏形式的条件控制过程,并严格执行相关要求,对长期有效保藏菌种至关重要。做好技术细节的原始记录和经验总结,这些不但关系到工作的连贯性和相关材料的积累,而且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药品生产企业的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四、实施专利战略,保护核心技术。

    专利作为保护市场竞争的强有力法律手段之一,在医药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实施专利策略是医药产业在竞争中长期占据优势的重要保障。我国医药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发展,制订并实施有效的药品专利策略。微生物制药尽管发展时间长,但是鉴于核心技术薄弱,少有企业建立合理规范的专利战略体系。企业应建立研究开发、专利、生产经营相结合的专利策略体系,在选定研究开发目标时,将重点放在商业价值大、可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领域。专利文献信息是医药企业创制新药的重要来源,在选定课题时,应充分利用国内外专利信息的导向作用,利用专利文献了解药品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的动态,决定应采取的具体策略措施。当研究开发成功后,即着手实施专利保护,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将专利保护策略与生产经营战略紧密结合起来,重视专利保护下新产品的生产经营。另外,应设立专利管理部门,制定严格的专利管理制度,切实加强专利的内部管理,将专利策略渗透到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中去。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药械-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