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服务 设为首页 站点地图 用户登录
“零差率”斩断利益链 医院药房探索“零库存”
来源:-    浏览:284   更新时间:2009年09月05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最近有消息传出,南京的“药房托管”模式终结了,因为不符合药品购销改革的大方向,这意味着探索了6年的一种模式最终是失败的。而北京自2006年开始的社区医院“零差率”购销药品探索则取得了很多成效,并且显示出全国推广的迹象。两种探索,两种命运,原因何在?新的改革大方向又是什么?9月2日,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济生做客搜狐健康频道“医药会客厅”,畅谈新医改措施不断深化形势下的医院改革与医药商业变革。
 
   “零差率”切断不正当利益关系
 
  搜狐健康:北京社区是“零差率”模式改革探索的先行者、实践者,您认为它与药房托管模式有何差异?“零差率”是不是代表了新的药品购销模式的大方向?
 
  陈济生:药房托管的模式之所以不能完全适应医疗体制的改革,主要是这个模式在运行探索时,还没有国家医改方案的出台,改革方向和相关政策还不十分明朗。只能说是一种尝试,一种探索,所以我认为谈不上是失败或不失败,只能说这个模式目前还不适应中国的国情。
 
  国家医改方案正式公布以来,医疗体制改革的方向明确了,改革的最终受益者是百姓,目标是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我个人认为,那么整个药品供应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要相应做出必要的调整,而且是利益结构的调整。无论是生产、流通、还是使用单位,每个环节都面临新的调整和改革。不是切断利益链,而是切断不正当利益关系,建立有序市场,做到社会公平效益性。
 
  国家提出了“零差率”药品,目前是特指国家基本用药目录上的规定品种。新公布的基本用药目录有307种药品。这只是基层用药部分。“零差率”的概念,是生产企业经过招标规定的价格,通过流通企业直接把药品配送到医院、社区、或零售药店。中间配送环节是不可以加价的,百姓直接享受到中标的价格。流通企业只收取药厂的配送费用,这个配送费用与药品价格无关联,属于服务性收费。
 
  搜狐健康:“零差率”药品,医院卖出去的时候肯定是不加价的,那你们商业公司靠什么获利呢?怎么维系企业生存?
 
  陈济生:这正是每个商业企业面临的获利模式的改革。过去我们药品批发企业是靠贸易获利的,就是将药品买进再卖出,从中赚取差价利润。这个利润空间是受国家规定的最高零售价和医疗机构药品招标价格限制的,也不能随意加价的,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层层加价结构造成药品价格贵了。这次医改,国家已经明确规定,医疗单位全部药品均由省市整体进行招标,而且是由药厂直接投标,中标后委托医药配送企业进行配送。我们则要随之改变我们的获利模式,由贸易获利逐渐转变为服务收益,经营模式逐渐向现代服务业转移。我们的利润幅度与医院药价无关,是收取药厂的配送服务费用。至于配送费用的标准,是商业公司根据药品的属性和货款周期等因素与药厂洽商的,与药品销售价格和招标价格无关联。
 
  搜狐健康:咱们的配送费是药厂出的,政府会有一定的补贴吗?
 
  陈济生:没有。是厂家支付的。具体每家的配送费用标准不一样,主要决定他的商品运输、贮藏和付款等需求决定的。比如有的商品需要冷链服务,有的搬运有特殊要求,有的体积大或重量沉等。当然结款时间,就是付款帐期等因素都要考虑的,我们也有配送成本和资金成本问题。这是国际通用的市场行为。
 
  搜狐健康:老百姓从“零差率”措施里面到底能够享受多大幅度的受益?普通的看病能够比原来节省多少钱?
 
  陈济生:如果是属于基本药物目录上的品种,百姓是享受“零差率”,起码也有30%比例的受益,我是与最高零售价比较。如果是在医院,不属于基本用药目录的药品,如果取消医院顺加差价,百姓可能能少负担一定比例的药费,因为医改方案是决定逐步取消医院15%的药品加价的。
 
  搜狐健康:“零差率”将来会不会推广到整个二甲医院、三甲医院?或者全部药品?
 
  陈济生:按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要求,所有承担医保责任的医院、诊所、社区、零售药店都必须有基本药物目录里规定的品种,所以二、三甲级医院当然不例外。我说的是基本用药目录的品种,不是全部药品。
 
您觉得“零差率”是不是就是未来医疗改革的取向?
 
  陈济生:这个不好说。因为这一次我看了基本药物目录,写的是“基层用药部分”。那就意味着还会陆续有基本用药目录发布。国家或地区能不能做到所有药品都是“零差率”,那只能说,是我们的希望,还取决于我们国家的财力了。我觉得应该是未来的目标,但暂时绝对是做不到的,有可能会在某个地区或城市先做到,我说不好。
 
  医院药房改革迫在眉睫 院长追求“零库存”
 
  搜狐健康:现在有的医院提出把药房剥离,因为取消顺加差价之后,医院药房管理费用是个问题。
 
  您觉得医药商业公司是否可以趁机接盘?您有什么样的想法?
 
  陈济生:我一向认为医和药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关联体。医生没有药当不了医生。有药没有医生,病人不知道怎么服这个药。国家提出了22字方针,提出要“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我的理解“医药分开”,不是狭义的药房剥离出来就是医药分开了。我理解是切断以药养医的管理模式和不规范的利益链条。
 
  医院药房,是个专业的服务机构,是别人无法取代的,因为他承担的是药物禁忌配伍和用药安全的大问题,直接涉及医疗水平问题,是关系生命的问题。为此,我不赞同药房剥离。其实院长也不情愿把药房剥离,只是发愁药库、药房管理费用支撑问题。我了解大的医院药库和药房一般都有160-170人左右,小的也有几十人。这么多的人员,费用肯定是个问题。也可以说是个负担。所以每个院长都会考虑到如何减负问题,我要是院长我也会考虑这个问题。
 
  关键是如何减负。既使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国家给医院的补贴到位了,药库和房管理仍然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现在已经有的院长考虑是否医院实行“零库存”,首先把药品库存占用资金的问题得到缓解,也是一种减负的思路。但是我认为,院长说的“零库存”管理,是一种管理概念,不是实质意义的零库存。因为医院用药是时时的,不可能用一瓶买一瓶的,那不现实。这个概念实际是进行药库里药品所有权和管理责任的变革。医院把药库管理社会化,由有专业能力的商业配送公司进行管理。但是采购权和向各药房进行分发还是由医院药师进行。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医药物流服务的延伸,延伸到医院药库。这里有一个概念,必须说清,药库和药房是有不同的责任和职能的。
 
  另外,我想说的问题是,我们国家对药品流通的监管,目前还没有进入医院药库,医院药库没有GSP标准。所以医院药库管理的确应该有专业公司进行管理,我说的药库不是药房。尤其把现代物流管理中的WMS管理引入医院药库。大部分医院HIS管理系统中,是不含药库管理的,但是有药房管理子系统。因为药库管理一般还是在物流体系中。如果我们医药流通企业把物流服务进行延伸,把GSP管理引入,把条形码管理、库容立体化管理,拣选系统延伸到医院药库,绝对是个于国家、于百姓用药和于规范管理都是个好事。当然这也是一种新改革和思路的探索。对我们这些具有现代医药物流管理经验的大型企业来讲,也是个发展的契机。
 
  配送商积极探索参与医院药库“社会化”管理
 
  搜狐健康:根据您的判断,未来会不会有更多的医药商业企业介入这个工作?
 
  陈济生:估计会。
 
  但是必须得有实力,有现代物流管理的经验,有实际可操作的、经过实际运行的成熟软件系统。有的商业企业目前还没有现代物流,现买现卖,那怎么承接医院药库管理呢?医院也决不会选择这些企业的,这不是商业行为,而是商业企业实力的竞争。在温总理的工作报告中,提到发展现代物流,提到发展现代服务业,这是社会进步和社会文明水平提升和进步的标志。过去在我们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这个概念。北京市刘淇书记也多次在讲话中,提到发展现代医药物流。我觉得政府十分重视发展这个领域。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但是发展现代物流,不是无计划的大规模投资重复建设医药物流,应该有规划有布局,有科学论证。否则盲目背上土建包袱,也是影响企业发展的。
 
  搜狐健康:这会不会成为医疗改革的一个新趋势?
 
  陈济生:目前只是探索阶段,大家还没有成熟的经验。中国有中国的国情,有自己的特色,不能完全类同外国的药房或药库的管理模式。
 
  搜狐健康: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这几年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在社区医院配送方面做的探索,现在进展到了什么程度?
 
  陈济生:北京医药股份2006年末的时候,通过竞争获得了北京18个行政区县中的15个区县的社区药品的配送权。配送的全部药品都是“零差率”。由政府统一采购,我们负责配送。为了使基层社区更快的得到所需药品,我们又在14个区县实行了二级库(但是是一票制,中间没有任何交易),主要是通过二级库进行远程出票,二级库按照票面指令,拆零拣选、组合后,快速送到各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村镇医务室。解决了配送路径过长等问题,保证供应的及时性。到今年,已经运行三年的时间了,大家配合得也很默契,服务也很到位。应该是个成功的改革。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药械-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