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服务 设为首页 站点地图 用户登录
解析:甲型H1N1流感疫情促使医用敷料出口提速
来源:-    浏览:306   更新时间:2009年07月23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据中国海关统计今年1~5月,我国医用敷料进出口额为13.50亿美元,同比增长9.21%。其中,出口额为12.88亿美元,同比增长10.15%,占我国同期医疗器械出口比重的三分之一,出口增幅超过同期医疗器械出口增幅6个百分点。
 
  疫情促进出口增长
 
  按月度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医用敷料出口受金融危机影响略微滞后见图1)。
 
  自去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医用敷料出口较为平稳,月出口额在2.5亿美元上下波动,去年第三季度的出口逐步攀升,9月份达到一个高峰,出口额近3亿美元。按照惯例,第四季度为出货的高峰期,因此,出口额应该有较明显的增长。但是,欧美金融危机的不断升级导致的外需萎缩对我国医用敷料出口的影响开始显现。2008年第四季度,我国医用敷料出口出现小幅下滑,2008年10月出口额为2.9亿美元,环比下降2.13个百分点,11月出口额为2.71亿美元,环比下降了6.69个百分点。而自今年3月墨西哥甲型流感爆发以来,疫情在很多国家蔓延,这为我国医用敷料行业带来了商机。从图1中可以看出,我国医用敷料出口额在三、四、五月呈增长趋势,环比增幅分别为93.02%、0.77%、2.90%。
 
  市场格局稳定
 
  医用敷料出口市场传统格局仍保持稳定。美国、日本、德国仍是我国医用敷料出口的三大市场。今年1~5月,我国对这三大市场的出口所占比重达52.71%,占据半壁江山。金融危机导致欧美市场需求萎缩,却使得我国产品的质优价廉优势更为突出,因此,对传统市场的出口并未受到太大影响。而对墨西哥、日本、西班牙等甲型流感影响大的国家,出口增长较快,1~5月对墨西哥出口增幅达到49%的水平,对意大利出口增幅达到41.95%。
 
  我国已成为欧美医用敷料的主要来源国之一。根据全球海关统计,在欧盟医用敷料的进口贸易国中,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医用敷料第二大进口来源国。2007年,欧盟从我国进口医用敷料达3.22亿美元,同比增长15.36%;2008年上半年从我国进口1.93亿美元的医用敷料,与2007年同比增长28.04%。在欧盟市场上,我国产品市场份额增长较快。2008年,我国医用敷料产品在欧盟市场上占比约为6%~7%。但是,我国医用敷料出口的特点是出口量大、价格较低,仅为6~7美元/公斤,与印度巴基斯坦和以色列等国在同一竞争水平上,而与美国瑞士等生产高级敷料产品的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在平均价格上,我国产品仅为美国的八分之一。
 
  出口以低端产品为主
 
  今年我国医用敷料出口以棉制手术用巾纱布绷带为主,出口市场以发达国家为主,而且伴随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传统产品只能依靠量大价低扩大市场份额,尤其是医用纱布产品价格下降幅度最大达49.64%。这表明产品市场议价能力下降。
 
  另据全球海关统计,今年1~4月,美国进口了价值达6.57亿美元的棉制手术用巾及其他毛巾类产品,其中从我国进口4.29亿美元的产品,占美国同期同类商品进口额的65.30%,与2008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81%。日本1~5月进口了3.93亿美元的棉制手术用巾及其他毛巾类产品,其中从我国进口了3.26亿美元的此类产品,占82.97%,同比增长36.36%。墨西哥1~2月进口了2825.2万美元的棉制手术用巾及其他毛巾类产品,同比增长30.44%,其中从我国进口了919.3万美元的相关产品,占32.54%,同比增长85.11%。
 
  下半年出口将适度增长
 
  众所周知,医用敷料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治当中。同时,在各类医疗活动中用于防护。我国、印度、巴基斯坦等是传统医用敷料生产大国。近年来随着我国水刺无纺布生产新技术和新型抗菌涂层敷料的广泛应用预计2009年下半年我国医用敷料出口因甲型流感防疫所需仍然会保持适度增长。然而这对于我国企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利润空间的压缩将会带动行业重新洗牌。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  蔡天智)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药械-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