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服务 设为首页 站点地图 用户登录
广西壮医药产业蓄势待发
来源:-    浏览:   更新时间:2006年01月19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中国医药报报道,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医药是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依然是壮乡广大人民群众赖以防病治病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壮医药教育体系、发展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壮医药初步具备了产业化基础和条件。   ——壮医药教育走进高等医学院校,壮医药理论体系初步形成。1985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科委批准建立以壮医药和瑶医药为主攻方向和目标的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此后广西中医学院壮医药研究所、壮医门诊部,柳州地区民族医药研究所、百色地区民族医药研究所、民办的靖西县壮医药学校等相继成立。2002年8月,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增挂广西壮医医院的牌子,从而结束了壮医没有正规医院的历史。2002年,广西中医学院经批准开设中医专业壮医方向的5年制本科班;2004年11月,中央民族大学将壮医专业和藏医、蒙医、维吾尔医专业列为首批招生的专业,壮医药教育开始纳入国家正规教育体系;近日,中国第一所壮医药学院在广西南宁市揭牌成立,标志着壮医药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0多年来,以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广西中医学院的科研人员为主要力量,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数十项壮医药研究课题,发表了200多篇壮医药方面的学术论文,出版了十多部壮医药专著。   ——壮医药验方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已具备了一定基础。广西是全国中草药大省,资源非常丰富,中草药物种有4623种,仅次于云南,在全国排第二。中国400多种常用重要原料药材中,有70多种主要来源于广西,其中10种占全国总产量的50%至80%。2003年,广西中草药市场销售总额已达44亿多元,产业效应潜力巨大。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为壮医药飞跃发展提供了保障,目前广西已经确定了打造“八桂药谷、南方药都”的目标。   广西拥有桂林三金药业集团、广西玉林制药厂、广西金嗓子公司等全国知名企业,已经形成品牌的30多种中成药如正骨水、云香精、跌打丸、百年乐、三金片、红花片、华佗风痛宝等,大部分都是在壮医药民间验方秘方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国家有关部委批准广西中医学院制药厂、玉林制药厂、桂西制药厂、柳江制药厂为壮药等民族药定点生产企业。   ——不可替代的优势。广西作为壮族聚居区,在发展壮医药方面具有地理、民族认可、资源等多方面优势。广西处于中国和东盟地区经济合作交流的前沿,又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出海大通道,享有沿海、沿边开放、西部开发和民族区域自治等多项优惠政策。   国际方面,今年7月,中国与东盟的货物贸易降税计划正式启动,中国和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和泰国等东盟六国相互实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税率;壮药已经纳入降税计划,专家预计未来5年内壮药出口税率将进一步降低,最终有望实现零关税。2004年10月,广西口岸药品检验所正式挂牌成立,广西获准开放药品进口口岸,为我国大西南地区开辟了一条更加便捷的通道,这将为中国和东盟各国开展药品进出口贸易,特别是壮药开拓东盟市场创造条件。   除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外,广西还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和社会资本,为壮医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持。由广西发改委批准立项、美国会展集团与广西广益医药有限公司联合投资在南宁建设的“南宁-东盟国际医药博览城”,是一个以中药为发展重点,化学药、生物制药、食品、医疗设备和医疗服务齐头并进,集种植、研究、生产、展示、销售、电子商务、物流仓储和旅游观光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国际化的医药和功能食品研发中心、制造中心、物流中心和展示贸易平台。据投资商美国广益会展集团公司总经理廖钧平介绍,项目至今年年底投入将近亿元,未来2年内投资总额将达10亿元,预计2006年8月前全面投入营运。   发展亟待突破“瓶颈”   广西发展壮医药具有先天优势,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社会对壮医药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作用的认识还不到位,投入太少,已经建成的壮医药科研、教育、医疗机构,不但规模很小,而且设备十分简陋。以规模较大的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广西壮医医院为例,其全部设备加起来还不如“三甲”医院的一台大型设备,或某些院校的一个实验室设备的价值。有的研究机构举步维艰或名存实亡。   二是在国家科研医疗机构从事壮医药工作的人员太少,难以形成壮医药的骨干学术队伍。尽管广西中医学院从1985年开始招收壮医药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至今已为广西培养了十多位壮医药硕士研究生;壮医药也已培养了一支包括十多名正副主任医师在内的学术骨干队伍,但这是远远不够的。许多壮医药验方、秘方濒临失传;而散在城乡的上万名民间壮医,按照现行的《执业医师法》规定,90%以上不能取得执业资格和行医执照,面临着非法行医的窘境。   三是壮医药理论体系待完善,研究开发严重滞后。《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办法颁布后,民族药的地方标准被取消,民族药企业及民族药新药的审批权全部收到国家主管部门,加之在民族药新药的审评中,未能充分贯彻同行评议的原则,也影响了壮药新药的研制开发。此外,壮医药奇特的医术长期以来靠师徒之间的口耳相传得以留存,大量的药方、诊疗技法散落在民间,一直没有形成体系,有待投入经费,组织力量,进行发掘整理、研究提高,在规范的基础上推广应用;数以万计的壮医验方秘方,也有待于科学筛选和临床验证。   四是壮医药的发掘整理起步较晚,较之其他民族医药发展缓慢。据统计,全国现有民族医医院137所,其中藏医院56所,蒙医院39所,维吾尔医院34所,而壮族作为我国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至今只有一所壮医院。全国现有民族医药从业人员13000多人,其中属于国家编制的8887人,而广西从事壮医药工作的在编人员不到150人。广西的中草药、民族药资源达到4623种,居全国第二,但已经开发利用的不到20%,至今仍未有成为国家标准的壮药成药,而同为民族药大省的贵州,几年内制定了154个苗药地方标准,并上报通过或被确认为国家标准。   从基础研究做起   如何促进广西壮医药产业的发展,业内人士和有关专家纷纷支招。   第一、充分运用《民族区域自治法》所赋予的权利,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一是根据壮医药的实际情况,制定壮医药从业人员相对特殊的管理办法,从根本上解决民间壮医的合法行医资格和职业执照问题;二是特事特办,实行双标准并行,恢复民族药的地方标准,制定鼓励壮药研制开发的政策,加大壮药研制开发工作的社会投入和社会参与。   第二、加大地区财政对广西壮医院的投入力度,加强壮医药人才和学术骨干的培养。把广西壮医诊疗中心的建设列为“十一·五”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在壮族聚居的6个地级市各建一所二级甲等壮医院,并将这些地市所属县市的部分中医医院增挂壮医医院或民族医院的牌子;推广壮医适用特色诊疗技术。认真办好广西中医学院的壮医药本科专业和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民族卫校开设壮医药中专班;鼓励名老壮医带徒和壮医社会办学。建议自治区政府批准自治区人事厅、卫生厅从现有的万名民间壮医药人员中,经考核吸收200~300名分配到国家医教研机构工作,并配备具有正规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协助整理临床经验。   第三、加大壮药生产的基础,在广西区内现有的药厂中选择条件较好的若干药厂改建成壮药生产厂;在广西药用植物园开辟壮药栽培示范园,由该园与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联合创办国家级壮药研究生产基地;在靖西、德明、宁明、隆安(龙虎山)等地建立壮医药保护区。   第四、加大对壮医药的科研投入,进一步充实完善壮医药的理论体系和临床体系,重点办好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广西药用植物园,经过整合、优化现有资源,创建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的机遇,利用壮族在东南亚侗语族群中的影响,引进外资,扩大交流。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药械-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