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服务 设为首页 站点地图 用户登录
【吴茱萸栽培技术】
来源:-    浏览:   更新时间:2006年01月14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吴茱萸为芸香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以果实入药,为我国传统中药之一。该品主产于贵州、云南、四川、湖南、广西、陕西和浙江等省区。于冬季或早春种植,定植2~3年可采收,每株可产1~3kg,4~5年进入盛果期,每株可产5kg。植株寿命10~20年,是一次种植多年受益的植物药材,近年来市场价格一直稳定在30~40元/kg,是山区农户增收的一条门路,有条件的地区应适当发展。当前正值种植吴茱萸的季节,特将其栽培方法介绍如下。   选地整地   吴茱萸宜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水方便、阳光充足的坡地、塘边、宅旁,按株行距3m×4m挖穴,穴宽66cm,深50~60cm,每穴施厩肥50~100kg待植。   繁殖方法   用无性繁殖,分扦插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   1.枝插法:在冬末春初植株抽芽发叶前,剪取一年生无病虫害的吴茱萸健壮枝条,截成长25~30cm,每段具3~4个芽,选择阴天按15cm×30cm斜插于苗床上育苗。插条露出地面10cm,插后稍压紧土壤、浇水、遮荫。育苗一年,苗高33~66cm即可定植。   2.根插法:在2月上旬挖取4~6年生母株的径粗3~4分的侧根作插穗,截成长20~25cm的插条,按枝插法密度扦插于苗床育苗,插后盖草,保持土壤湿润。一个月后发出新芽,第二年春天进行定植。   3.分株法:利用植株根部萌发的分蘖幼株挖出定植。为使母株萌生幼株,可选择4年生以上的健壮植株于冬季或早春在离主根33~66cm处,将泥土挖开露出侧根,用利刃在粗壮的侧根每隔6~10cm轻砍1~2刀,然后施以人畜粪尿,再盖上一层薄土(3~6cm),翌年在根部砍伤处将幼苗挖离母株定植。   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定植成活后及时中耕除草,但中耕不宜过深,以免伤根。   2.施肥:开花前施腐熟油饼或人畜粪尿等肥料,开花后追施一次复合肥,以利果实的饱满和减少落果。冬季落叶后,施冬肥一次,以堆肥、厩肥为主,施肥后覆土盖严,以防冻害。   3.修整枝条:为了保持一定的树型,以提高结果量,减少病虫害,以及获得繁殖枝条,于冬季落叶后进行修枝最为适宜。整枝时,幼树可在离地面高约80~100cm处打顶,使侧枝向四面生长;老树修理里疏外密,除去重叠枝、下垂枝、病虫枝与枯枝等。   病虫害防治   霉菌病:病原为真菌中的一种子襄菌,当受蚜虫、长绒棉蚧虫危害时,植株诱发出不规则的黑褐色霉状斑,严重时树势衰弱,开花结果少。蚜虫、长绒棉蚧虫发生期,喷以40%乐果1500~2000倍液,每隔7天1次,连续2~3次;霉病发生期喷以1:0.5:150~200波尔多液,每隔10天1次,连续2~3次。   锈病: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绿色近圆形的不明显小点,后叶片呈凸起的橙黄色小斑点,导致叶片枯死。发病时可用0.2~0.3度石硫合剂,每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褐天牛:幼虫蛀入树干或枝条,咬食木质部,造成树势衰退或断枝,降低产量。7~10月为害严重。可在5~7月成虫盛期用人工捕杀;或用糖溶液涂在树干和虫孔周围,并注入蛀孔内,引诱蚂蚁进入将虫咬死。   柑桔风蝶:其幼虫常危害幼芽、嫩叶成缺刻或孔洞,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可在幼虫期喷以90%敌百虫1000倍溶液,每隔5~7天1次,连续2~3天。   土蚕:主要有小地老虎和黄地老虎幼虫危害幼苗,以4~5月危害严重。危害盛期,用炒香的麦麸或莱籽饼5kg与90%晶体敌百虫100g制成毒饵诱杀。   蚜虫:为害枝叶。可用40%乐果乳剂稀释2000倍喷杀。   采收加工   吴茉萸收获期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早熟品种在小暑后开始收获,晚熟品种在立秋后开始成熟。一般在果实由绿变黄尚未充分成熟时为最佳采收期。采收过早则质嫩,过迟则果实开裂,都影响商品质量。采收时间宜选择晴天,趁早上有露水时采摘,可以减少果实跌落。采收时将果穗成串剪下。果穗采回以后,摊开晒干或晾干。干燥后去净枝梗,簸去杂质,贮藏于干燥通风处,或及时出售。商品以足干、籽粒饱满、坚实均匀、无枝梗、无杂质为佳。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药械-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