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暴把本来就处于风险高端的医药投资再次带入新的恐慌年代——投资者空前恐惧,中小生物技术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生死难关。由于资金严重短缺,早期新药研发变得更加困难,是否意味着只剩下裁人砍项目这条“血路”?
Marks & Clerk专利事务所最近调查了大约500名来自美国和英国的生物技术公司高管,发现一个明显的倾向是,投资者出于风险因素的考虑,对新药开发公司和项目的投资兴趣日减。超过五分之四的生物技术公司高管称,如今的金融环境已经对新药研发构成了“严重威胁”。近四分之三的高管说,由于资金严重短缺,早期的新药研发会变得更加困难,这样的情形持续下去,未来将难以向大药厂输送新药候选产品,消费者将难以享用更多更新的药物,除非资金供应得到改善,同时新药审批过程有所放松。
生物技术代表未来的现代医学,从前的创新先锋中小生物公司正在候选新药中挣扎,仿制药的竞争又达到空前剧烈的程度,研发效率亦落入历史低谷。“政府、企业和投资界应该出马救援,现在是至关重要的时刻。”Marks & Clerk专利事务所的合伙人Gareth Williams表示,虽然从长远来看新药开发的前景并没有发生重大改变,但在目前的环境下,中短期资金有严重缺口,这对药物早期研发已构成可怕的威胁。
恐惧与贪婪的较量
著名投资大师巴菲特常说,他的投资策略和心态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
如果我们把新药开发及对中小生物技术的投资也看作是项目或股权投资,那么我们也可以领略到巴菲特的投资法则。
不过,平衡和把握好“恐惧与贪婪”的心态与时机并不容易。因为投资新药开发,尤其是对早期研发项目及公司的投资,或许比投资股票或投资任何其他公司更需要冒险精神,需要更多的耐心渡过更长的投资周期。
更让人害怕的是,任何早期开发新药的项目,谁都没有十拿九稳的把握,因为对于新药的投资,无法按照分析公司资产及投资价值和风险那样去评估决定,即使是最老练的药厂高管或首席科学家都无法断定早期开发阶段的新药未来能否过关斩将,顺利通过FDA的审批。有统计数字显示,在过去三十年,开发新药项目的总体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二。即使是已经上临床试验的新药开发项目,也有60%以上的项目以失败告终。
需要投资十亿美元以上,等待十年之久,还要面临如此高的风险,这样的新药投资项目的确不是常人可以驾驭的。即使是很专业的投资者,在投资新药开发方面也有截然不同的策略。而投资热情和兴趣也会与股市和生物技术的冷热程度有很大关联。
在生物技术发展的三十余年中,投资生物技术和新药研发曾经历过几波高潮,在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时,投资甚至到了狂热的程度,人人都想投资生物医药,个个都指望借此赚大钱和快钱。可惜,在贪婪和急功近利的心态下涌进的热钱,很快就在严峻的现实面前惊醒、恐惧和溃退,到2002年网络泡沫时达到顶峰,因为投资网络股可以迅速赚到快钱,谁又会有心思和耐心等待生物医药的漫长投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