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服务 设为首页 站点地图 用户登录
企业多元化的新模式:基于核心能力的虚拟经营
来源:-    浏览:   更新时间:2006年01月01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相关多元化,异质多元化,核心能力,虚拟经营 一、多元化的科学含义   美国第一个以数量分析为基础研究企业多元化经营问题的学者戈特(Gort)指出,多元化是指企业产品的市场异质性(Heterogeneity),他强调的市场异质性不同于同一产品的细微差别化。因此,可以给企业多元化下这样的定义,即指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跨一个以上产业的经营方式或成长行为。多元化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含义,前者指企业经营业务分布于多个产业的状态,强调的是一种经营方式;后者指一种进入新的产业的行为,即成长行为(尹义省,1999)。   鲁姆特(Rumelt)根据经营活动的相关性把公司分为四种类型:①单一业务公司(Single Business),即95%以上的经营收入来自单一产品或服务;②主导业务公司(Dominant Business),即 70%~95%的经营收入来自主导产品或服务;③相关业务公司(Related Business),即主导产品或服务收入的比例低于70%,同时与其他业务相关,业务相关性主要是指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在产品组合、技术、工艺、顾客等方面的关联程度;④不相关业务公司(Unrelated Business),即主导产品或服务收入的比例低于70%,而且没有大量的相关业务领域。   许多人都知道多元化是指企业跨不同产业经营,然而对不同产业的含义却缺乏科学、准确的认识。目前,国际普遍采用美国统计署开发出来的标准产业分类(Standard Industry Classification,简称 SIC)来划分企业所从事的产业范围,SIC结构具有层次性、层次相关性、同质性等特征,因此利用SIC分类方法划分企业经营业务的种类,研究企业多元化经营状况最为科学与规范。SIC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英文字母、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分别表示门类、大类、中类、小类。通过分析SIC结构,可以结论如下:随着从门类到小类的逐步细分,产业在产品、技术或市场上的相关性越来越强。在同一四位数SIC产业内,可认为是市场同质的,若企业在同一四位数SIC产业内经营,则视为没有多元化经营行为;如果企业跨不同四位数SIC产业经营,则存在多元化行为,跨SIC四位数产业数目越多,各产业距离越远,其多元化总体程度也越高。按照SIC科学分析方法,鲁姆特的后三类企业其实都是多元化企业。我们还可以把多元化经营从总体上划分为两类:相关多元化与异质多元化,相关多元化是指企业经营的各个产品领域在产品组合、技术、工艺、顾客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相似性与关联性,比如目标顾客相同,生产工艺相似,核心技术一致等等;异质多元化是指企业经营的各个产品领域在产品组合、技术、工艺、目标顾客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和距离。 二、多元化的必然性——二元作用模型   分析企业多元化概念的准确含义,结合实际可以发现,现实中稍具规模的企业很多都存在多元化经营行为,多元化其实是一种很普遍的经营实践,所不同的只是多元化相关与异质的差异程度。之所以如此普遍,是由于存在推力和拉力二元力量促成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将开展多元化经营。其中推力来自于企业内部动机与外部压力两个方面,拉力主要存在于企业重组可产生的经营协同效应,如图2模型所示。其中,内部推力为:①价值最大化地利用富裕资源;②避免单一产品、行业寿命周期风险;③分散单一产品、行业技术、市场风险;④企业内部管理者追求扩张;⑤通过多元化追求对市场的控制 制地位。外部推力为:①竞争对手多元化对市场均衡的威胁;②资本市场、市场中介的发育成熟。 通过兼并重组实现多元化可以产生许多有利效应,这构成了企业多元化的主要拉动力量。从短期来看,兼并重组可以实现财务上的协同效应,如通过合理的会计处理,享受税收方面的收益;可以低价获得资产和关键生产要素,以利于企业长远的发展。从长期来看,通过兼并重组而走多元化的发展路子,可以产生经营上的协同效应,实现一定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如营销协同效应、生产协同效应、研发协同效应、投资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等等。   正是由于推力和拉力两个方面的作用力量,决定了多元化将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企业将由单一业务企业演变为一定程度的多元化。1965~1969年美国企业掀起了其历史上第三次兼并重组狂潮,这次兼并重组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多元化发展(主要是异质多元化)。据统计, 1949年进入美国《财富》500强的企业,到1970年大部分都成为多元化企业;德国从二次世界大战后到1970年,前100家最大工业企业中,多元化企业的数目达到了一半以上;英、法、日、韩等国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还可以参考一下美国《财富》500强企业的情况,1949年美国《财富》500强中,单项业务企业、主导产品企业、相关联多元化企业和无关联多元化企业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8%、 38.7%、29.2%、2.9%,而1996情,这个比例已经演变为6%、14%、59%、21%。   迈克尔·波特(M.Porter)分析了美国1950~1986年间33家管理卓越、业绩领先的公司,发现他们几乎全部是实行多元化经营策略的企业,33家企业中,平均每家企业经营114.8种产品,其中有80.1种产品对企业而言是新领域,这些数据也可以证明企业到一定阶段多元化经营的必然性。“多元化”概念自安索夫(Ansoff)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以来,迅速被企业界接受并付诸实践, 20世纪60~70年代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多元化的狂潮,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也有一波多元化的浪潮。   我们论证了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多元化经营的必然性,然而,问题在于,企业要如何进行多元化才能成功?近年来,随着实践中许多以往大规模分散化经营的企业纷纷“陷入困境”以及现代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兴起,许多大型企业出现了由异质分散多元化经营向以核心业务为主的专业化经营回归的趋势,更多的企业开始奉行以核心能力为平台的相关多元化,同时,一种新的经营手段——虚拟经营也正在兴起,而虚拟经营恰恰是核心能力培育、深化的结果。 三、虚拟经营   1.虚拟经营的兴起   经济全球一体化下的客户需求更挑剔,更倾向尝试个性化的新产品,对原有产品或服务的忠诚度和依赖性不断降低,客户对产品和服务提供的时间要求越来越高,时间竞争已经成为企业市场竞争的一个制胜砝码。20世纪60年代企业以成本为竞争焦点,70年代竞争焦点演变为质量,而当代以致今后企业竞争的一个新的焦点是企业满足消费者的速度。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企业意识到,仅仅依靠单个企业自身的资源难以创新顾客需求的产品,难以以最快的速度满足顾客需求。企业因而逐渐改变其传统经营方式,开始注重与其产业链条上上、下游厂商的紧密联合,甚至与顾客、与产业链条上同一环节的竞争对手联合,以迅速地创新产品,赢得新的顾客。这种以顾客需求为导向,舍弃企业非核心业务领域,专注核心产品、核心业务, 以开发、培育、完善、深化使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为目标,对企业价值链上非核心能力环节与优势企业,甚至顾客、竞争对手等采取联营、联盟、外包等合作经营形式,以开发快速变化的市场机遇的经营手段,即虚拟经营。虚拟经营的实质是建立在各自核心能力基础之上的企业间资源优化合作配置方式。当然,虚拟经营之所以在这个时代普遍出现,信息通讯技术也是极为重要的推动因素。以Internet、Intranet、Extranet为代表的信息、通讯技术为远距离沟通协调创造了条件,为企业更大范围、更远距离、更深层次的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促使了以企业间合作为内容的虚拟经营的出现。正如Venkatraman(1991)所坚信:信息技术(IT)是推动企业内外部结构重组的最重要的驱动力量。   2.核心能力与虚拟经营   迈克尔·波特的五性竞争模型,一度是企业战略思考的主要依据。波特从产业组织的角度出发,研究行业五种力量的相互作用、制约及系统关系,强调企业经营的关键是要选准一个使企业具有竞争力的行业。但事实是,在非常有吸引力的产业,依然存在许多亏损企业;在竞争激烈产业,甚至黄昏产业,也有一些企业盈利丰厚。对此,C.K.Prahalad与C.Hame(1990)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文章“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认为,企业在核心能力上的差异,使得同一行业中的企业有不同的业绩表现,核心能力是企业在激烈多变的现代市场中立足的根本基石,企业如果不具备核心能力,就不可能持久生存、发展。由C.K.Prahalad与C.Hame提出的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已经逐渐成为当代企业主流的战略指导思想,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范围的并购浪潮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大量企业把与核心业务无关的领域剥离出去,同时相应购并同类业务企业,使生产经营范围更加集中,以培育核心业务与核心竞争力。   从短期来看,虚拟经营强强联合可以迅速满足创新化、个性化的顾客需求;从长期来看,虚拟经营以企业核心能力为基础,它是企业集中优势资源培育、完善核心能力的必然选择。为什么这样说呢?可以结合核心能力理论与迈克尔·波特在其名著之一《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价值链理论来说明。一是核心能力是现代企业长久立足的根本基石,虚拟经营理所当然应构筑于企业核心能力之上;二是核心能力决定了每个企业价值链上存在优势环节与劣势环节,企业希望强强携手,以弥补其弱势环节,共同创新产品和服务,获取更大收益,虚拟经营实质上是企业间资源互相合作、优化配置的经营方式,企业如果没有核心能力,势必难以成为其他企业的合作对象;三是企业资源是有限的,既然要长期深化、培育核心能力,就必然将资源更多地投入由核心能力决定的强势环节,以维持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同时争取实现投入产出的最优效益,由于资源更大量地投入了价值链上的这些环节,其他弱势环节则更显劣势,因此更要选择与强势企业合作的虚拟经营形式。 四、多元化的新途径:基于核心能力的虚拟经营   1.多元化的典型案例   考察当代多元化经营成功的一些国际国内著名企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相关领域的多元化,具体来说,就是围绕核心能力的相关多元化。佳能公司利用其在光学镜片、成像技术和微重量控制技术方面的核心能力,成功地进入了复印机、激光打印机、照相机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药械-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