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服务 设为首页 站点地图 用户登录
外报强烈关注 称中国最终将成世界技术创新中心
来源:-    浏览:   更新时间:2005年12月31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中新网12月28日电 据科技日报报道,2005年下半年以来,英国《经济学家》、《金融时报》等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的报刊杂志接连发表文章和专栏,对近年中国创新能力的提高给予了强烈关注。他们依据中国目前大学毕业生、快速增长的研发投入、专利产出量和论文数量的增加等因素进行统计和预测发展趋势,其基本结论是:中国继制造业崛起后,最终将成为世界技术创新中心,并将强烈地震撼目前技术基本力量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基础。   在得出这个基本结论的同时,英国报刊还将中国纳入与发达国家的比较框架之中,将中国的有关情况、数据,与欧洲、美国和日本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对比,并从西方观察问题的角度,针对中国的发展提出了一些问题。   研发经费比较   英国贸工部今年10月下旬披露了英国公司和世界其他国家企业研发投入的比较。   英国《金融时报》和《泰晤士报》都认为,在全球研发投入前1000家企业中,英国只占54家,低于德国的63家、日本的210家和美国的420家。英国企业中,只有葛兰素史克公司年研发投入达28亿英镑,进入前15位。报告指出,英国企业在制药、航天和国防的研发投入,已经占到了整个国家投入的一半以上。英国报刊惊呼,欧洲公司去年的研发投入只增长了2%,而同期美国和亚洲的研发投入却增长了7%%。欧盟科技专员JanazPotocnik称,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欧盟将失去在全球知识经济竞争中领先的机会。他预言,到2010年,中国研发投入占GDP的比率将超过欧盟。   中国信息产业提升体现创新能力加强   英国《经济学家》10月22日载文称,中国和印度的崛起与外国公司关系密切,但这一形势正在改变。印度的优势在软件外包,中国的优势在低成本的制造业。   目前,中国和印度的信息产业都有大的企业研发中心。中国每年付出的许可证费用很高。中国自己能有3G标准,外国公司不得不将许可证费用减低。简言之,中国加速缩短开发周期或开发新的可选路径,特别是在信息产业,知识产权变得重要了。   英国《金融时报》认为,在个人计算机制造业,假如中国供应链条中断几周,将使世界整个生产停顿。西方企业害怕中国企业吃掉世界的大餐,但中国在信息产业上仍是低端产品多,由因特尔把持芯片处理器和微软掌控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局面尚未打破。另外,目前在中国获利最大的是海外在中国开办的公司,海外投资公司占中国2004年出口信息和通讯高新技术产品目录的87%。   从2002年到2003年,中国自己的发明专利增长了一倍,外国公司在华专利增长了4倍。中国不但开始重视专利,而且开始重视开发自己的标准,比如像3G和DVDs。上世纪90年代曾任美国专利局局长的布鲁斯·兰姆认为,中国和印度正在成为新兴的技术创新中心,20年之后,中国和印度的专利将分别超过美国。   现在,西方媒体提到最多的中国公司是华为和中兴。这两家公司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都超过销售额的10%。但从总体上说,中国在计算机和外围设备上的研发投入只占销售额的1%,而发达国家占5%。   对中国论文和人才质量的分析   另一个情况是,亚洲科学论文在ISI上的引用率2004年上升到25%。一项由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组织的研究表明,中国在纳米技术顶尖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10年-15年内,亚洲发表的纳米技术论文将超过美国。   中国和印度还都得益于离岸创新。第一波是制造业转移到低工资东部发展中国家,第二波是研发增加了外包或在海外选地,几十个高技术实验室在中国或印度建立起来。微软在中国的研究人员说,中国总是能发现最好的人才,这是中国成为科学超级大国的关键。   未来10年-15年,中国需要7.5万名能在国际市场中有效工作的中层经理,此类人才缺口巨大。预计从2003年到2008年,大型跨国公司和合资企业共需要75万名大学毕业生,其中对最优秀大学毕业生的争夺将达到白热化程度。中国本土高素质人才短缺的问题,将使那些已经在华开展业务的跨国公司及向海外扩张的中国企业遇到困难,企业越来越难在关键的服务和管理职位上找到合适的员工。   中国创新中存在的不足   英国《金融时报》10月19日载文称,中国在创新上仍有几个不足:   一是企业文化不足,中国改革开放仅20年时间,积累不够。二是缺乏人才,虽然到2004年毕业生可达130万,但质量不足,特别是缺乏具有创新能力和善于在全球化形势下工作的人才。三是缺乏有经验和远大目标的企业及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能力。   《金融时报》10月25日文章认为,美国硅谷是世界创新最好的模式,其最大优势是知识扩散和科学研究与企业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相比较,中国政府研究机构与工业界联系还较弱。   一些英国人士认为,中国的科技能力在整体上距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但在一些领域已具备相当实力,能够与英国的科研机构进行水平式合作,与其进行市场竞争,不如进行竞争前的合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加强与欧盟国家的科技合作,可以提高自身的起点,加快前进的步伐。(王葆青)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药械-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