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服务 设为首页 站点地图 用户登录
抗疱疹病毒药物:本土市场增长缓慢 仿制品占优
来源:-    浏览:   更新时间:2005年12月30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国内医院内使用的抗病毒处方药约有25种,主要用于治疗艾滋病、乙(丙)肝、疱疹病毒感染、流感等疾病。有关数据显示,2004年国内全身用抗病毒处方药的市场规模约为25亿元(其中8亿~10亿元为干扰素市场,但不包含可用于病毒性疾病治疗的其他免疫调节剂,如胸腺肽等),比2003年提高了约5%,占整个医院用药市场1.5%左右的份额。 按适应证的不同,国内抗病毒药物可分为以下几类:抗HIV药物,包括依非韦伦等8个产品;抗疱疹病毒药物,包括5个洛韦类产品及膦甲酸钠和阿糖腺苷;抗乙(丙)肝药物,包括拉米夫定和α干扰素;抗流感药物,包括奥司他韦、复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广谱抗病毒药,包括利巴韦林、吗啉双胍、溶菌酶和聚肌胞等。 与国外相比,国内抗病毒药物市场有很大不同:占国外市场近50%份额的抗HIV药物在国内仅占1%,而抗乙(丙)肝病毒药物的国内市场份额则占到62%(如图1)。虽然抗乙(丙)肝病毒药物只包括α干扰素和拉米夫定,但这两个产品的市场规模分别达到了近10亿元和6亿元。2005年上半年,国内市场抗病毒药各亚类的份额变化不大,但在2005年5月底和9月初,国产阿德福韦酯片(商品名为“代丁”,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公司)和外资企业产品阿德福韦酯片(商品名为“贺维力”,葛兰素史克公司)相继上市,这两个产品的上市有可能进一步扩大抗乙肝药物的国内市场份额。 产品适应证界线不明 抗疱疹病毒药物主要包括“洛韦”类药物和阿糖腺苷类药物,这一类药物除了对疱疹病毒有效外,对巨细胞病毒、乙肝病毒、乳头瘤病毒等都有作用,因此除了治疗口腔、生殖器疱疹及带状疱疹外,还用于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乙肝、尖锐湿疣等病毒性疾病。 根据北京集琦医药网络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国外抗疱疹病毒药物2004年的市场规模大约为22亿美元,占全部药品市场(5,500亿美元)约0.4%的份额;抗疱疹病毒国内市场规模大约为8亿元,也占整个药品市场(主要为医院用药市场1,800亿元)的0.4%。总体来看,除了更昔洛韦和阿昔洛韦外,其他“洛韦”类药物增长缓慢,以国内药品近25%的总体增长率看,除更昔洛韦外的其他“洛韦”类产品相对处于负增长状态。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药械-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