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服务 设为首页 站点地图 用户登录
跨国药企抢滩中国 国内新药研发空间被挤压
来源:-    浏览:   更新时间:2007年07月12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进入7月,跨国药企似乎集中对中国市场发力,先后上演了一系列“好戏”。继礼来药业在中国成立新药投资的风投基金后,葛兰素史克和阿斯利康相继宣布在中国成立全球新药研发中心,及加大在中国的产品设计以及研发外包的采购数量。葛兰素史克甚至透露,其旗下的投资基金一旦获得机会,便会迅速进入中国,同时会扩大收购其他企业的即将进入临床的成果。   但与之相应的是,在葛兰素史克发布消息的同一天,国内江中药业却发布了一则6000万的新药购买计划受挫的公告,称“此项目因经验不足而搁浅”。而江中制药在新药研发上暴露的不足,也正是国内多数药企的软肋。   中国市场研发成本低   “专利药物在跨国药企的赢利中向来占据决定性的地位”,阿斯利康全球生产运营部执行副总裁大卫·史密斯表示,专利药物的销售额占到阿斯利康销售总额的85%以上。但全球知名的医药信息咨询公司(IMS HEALTH)报告指出,2006年,美国制药公司拥有的市场价值达190亿美元的处方药专利保护到期,2007年专利保护将到期的处方药市场价值约100亿美元。跨国药企的利润支柱正在受到威胁,当专利失效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大量低价的仿制药物,抢占市场,赚取利润,受此影响,专利药物的销售额将会急剧下降。   同许多制药企业一样,GSK面临着专利药物即将大幅度减少的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研制出更多的新药物,来填补因专利过期而产生的空白。然而,一项药物从靶点的发现到最终的临床成功和获得审批,耗时11年到15年,资金投入更是10亿起步。   “充斥着大量仿制药物的中国市场,不仅研发成本低,而且有着众多的科研人才。”葛兰素史克的相关负责人称,中国企业目前无暇顾及新药研发和投资,这让中国成为首选目标。   国内新药研发空间被挤压   “从战略的角度来讲,中国是其全球市场布局中重要的一环,因此跨国药企不约而同的加快了在中国的步伐。”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志能博士指出,“降低成本只是一个起点,对于中国药企以及中国市场的巨大影响,将在随后凸现出来,并且不排除将有企业被其兼并的可能”。   跨国药企的大范围介入再一次让国内企业体会到了无奈的滋味儿,北京医药行业协会秘书长戴胜明认为,这个行业仅仅6%利润,让企业根本没有能力与跨国制药企业竞争,“我们的企业都在忙着以药养医,无法去顾及新药研发。”   “仿制药市场不用外企介入,我们自己就打得够呛”,华北制药( 5.30,-0.32,-5.69%)集团新药研发中心主任张华主任称,由于缺少有实力的专利药物去参与竞争,国内以仿制药为生存根本的药企,都被挤到了更小的空间里。   张华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在现在的药品招标采购中,跨国药企经常的做法是坚持不降价,但是通常也会进入到医院的采购名单中。名单里跨国药企只有一家,中国的仿制药企业则可能有一百家。但这一百家中最终能进入到医院采购合同里的,也仅一两家,和跨国药企的机会差不多。   随着跨国药企中国研发中心的设立,其新药上市成本将大大降低,“原本跨国药企在国内的药物市场上就占据不少的比例,现在优势更得到加强。”   尝试新药研发转型   “在新药研发这件事情上,我们现在是被逼的不得不去做。”北京华安远东医药高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福杰认为,中国6000多家医药企业,“有竞争力的太少,跨国药企的加速介入,让这一行业的洗牌力度加大了,将有一大部分药企在这个过程中被淘汰出局。”   李志能认为,虽然跨国药企的中国战略对国内药企带来的最终市场冲击,一时还难以估量。但因中国大部分研发型企业能力有限,没有实力将一个项目从头跟到尾,外企的介入也使得一个新药研发项目得到实现的机会。   但在戴胜明看来,这种学习的机会,成本却是想当大的,“在合作开发新药的项目中,跨国药企的条件几乎可以用苛刻来形容”,戴胜明说,“如果是前期共同开发,通常他们会要求专利归属于自己,或是将国内市场分给国内的企业,而国际市场则全部由他操作,进入不了国际市场,我们的企业永远只能跟在人家后面,获得的利润永远都只是有限的”。   虽然收购新药计划失败,但江中药业董秘吴伯帆认为这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外企大范围的介入,可以让有心进行新药投资的企业从中学到经验,让自己得到提高。   吴伯帆表示,目前国内的OTC(非处方药)市场,同类化很严重,完全靠后期广告的投入,很难拉开市场层次。“所以即使失败了,我们还是认为这次新药投资是很重要的尝试。”   记者获悉,江中药业近期正在筹备下一次新药投资的计划。吴伯帆透露,下半年江中将聚集资金和资源进行若干新产品的投放上市,把重点放在IBE5新药开发上以实现年内进入二期临床。   ■ 背景   国内新药研发缓慢   国家发改委今年5月份发布了《2006年生物产业发展情况及2007年政策建议》,其中提到:医药行业外商投资发展呈现出从简单的加工分装箱上下游产业延伸的特点,为降低生物医药的研发成本,发达国家的跨国制药企业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纷纷在发展中国家建立研发中心,向我国转移研发环节的步伐明显加快;外资通过合作、收购、兼并等合法的资本运作手段,攫取我国即将成熟的科研成果。   在国内药企还在尝试性的进行新药投资的时候,跨国药企在这方面的脚步已经可以用“奔跑”来形容了,戴胜明认为,一直靠仿制药低价与跨国药企竞争的局面将被打破,跨国药企的一系列举动,会对药价市场形成巨大的冲击。   李志能博士建议,国内的企业在这方面缺少一套成熟的风险分担机制,并且这方面的投资专业管理人才也很少。应尽快扭转对新药投资的旧观念。“跨国制药企业在自主研发这一块,有一套自己的人马,他们知道哪些项目是领先的,这些经验让企业在进行新药投资时不至于盲目,而国内的药企基本是没有这个部门的,这些因素影响了我国药企在新药投资方面的进程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药械-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